德国的学前教育理念是,德国的学前教育理念是什么

学前教育2024-05-16 22:57:07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德国的学前教育理念是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德国的学前教育理念是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德国幼儿园的特点?

(1)以游戏为主的课程设置

德国的学前教育理念是,德国的学前教育理念是什么

德国以高度自治而闻名,学前教育的课程也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,课程设置不仅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,甚至州一级也没有统一标准,而是以地方或幼儿园为单位,由幼儿园举办者自行决定。德国的幼儿园课程内容多以游戏为主,多自由活动少集体活动。

幼儿园阶段没有读、写、算等基础知识的教育。幼儿园的课程有八大方面分别是:体验教育、生活教育、动作教育、语言教育、实际生活与家政教育、图像与劳作性教育、事实与环境教育、韵律与音乐教育。德国强调生活体验,让幼儿自主活动和学习,注重儿童独立意识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。

(2)混龄编班

不按照年龄而强调异质分组,强调尊重不同年龄儿童的相似性和相异性。混龄编班具备按龄分班所不具备的优势,一方面在儿童互动交往过程中,有利于培养年龄大的儿童的领导力,以及交流沟通能力,既锻炼思维,也可以增强自信心。

另一方面,年龄较小儿童一般都喜欢跟年龄大的儿童玩耍,混龄编班不仅可以满足对玩伴的需要,同时可以向年长儿童学习更多的东西,而且如何与年长儿童交流、怎么融入都是年幼儿童需要克服的问题。混龄教育体现了自由发展和自我教育的特点,有助于引起3—6岁儿童对未来小学生活的憧憬,幼小衔接自然发生。

(3)融合教育

“融合教育”主要是为身心障碍儿童提供的教育。旨在普通班中进行特殊教育,使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生活和学习,让特殊儿童享有和正常儿童同样的权利,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特点,也是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。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潜力。

我们应该激发他们的潜能,提高他们的能力,让残障儿童也像正常儿童一样,得到社会的关注与关爱,可以正常生活,而不是将他们隔离开来,这就是融合教育的教育理念。融合教育可以使残障儿童接触到不同的人,使他们学习用不同的方式与人交往,提高交际能力,充分体验世界的多样性。

著名的学前教育思想理念有哪些?

1、约翰·弗里德里希·赫尔巴特

约翰·弗里德里希·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、心理学家,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,被誉为"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",

2、维果斯基

维果斯基,前苏联心理学家,"文化-历史"理论的创始人。维果斯基的儿童发展观点,假设社会互动和孩子参与真实的文化活动,均是发展的必要条件,同时在进化过程中,人类的心智能力也因需要沟通而被唤起。

另外,维果斯基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,提出了"最近发展区"的理论。他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。为此,就要确定儿童的发展水平。

3、让·皮亚杰

让·皮亚杰,瑞士人,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。

4、玛丽亚·蒙台梭利

玛丽亚·蒙台梭利,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,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。她的教育法建立在对儿童的创造性潜力、儿童的学习动机及作为一个个人的权利的信念的基础之上。

5、福禄贝尔

1837年福禄培尔在德国设计了一所学龄前儿童教育机构并于1840年将它正式命名为幼儿园判断对错?

是对的。

文艺复兴之前,德国学前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。被人称为“幼儿教育之父”的德国着名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于1837年在家乡附近的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学龄前幼儿教育,1840年将它正式命名为幼儿园,这成为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幼儿教育,德国成为幼儿园的发源地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德国的学前教育理念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德国的学前教育理念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相关推荐